主业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根,承载着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根深才能叶茂,做强主业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煤业集团作为晋能控股集团体量大、社会影响力大的二级子公司,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任务目标,聚焦主责主业,瞄准“做强做优做大”,重点抓好顶层设计、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煤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优化顶层设计 把稳发展“定星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煤业集团紧扣“深化提升”工作主题,将顶层设计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坚持目标导向,找准问题根源,稳步推进“六定”改革工作,完成了总部机构设置,制定了人员编制调整及人员分流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职能划分,建立了职责清晰、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并按照晋能控股集团优化“六定”改革进度及实际业务划转情况,及时调整业务管理范围,确保各项工作运行平稳顺畅。
煤炭是传统主导产业,也是求变图强的重要支柱。新质生产力发展视域下,煤业集团奋勇争先,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高”、向“智”、向“绿”,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聚焦主责主业,以23座矿井(19座生产矿井)为根基,发挥“主引擎”作用,协同385家生产经营性企业,牵引带动全生产链、全产业链深化提升、一体发展。紧抓政策窗口期,全力推进煤矿“四个一批”,加快推进证照手续办理,以及产能核增、空白资源获取等工作,积蓄发展潜能。
质量、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煤业集团深刻认识到要提质增效,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是关键,积极克服子公司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认真梳理、精准施策,对113家四、五级非煤单位进行管理层级压缩,努力实现“瘦身健体、瘦身强体”目标。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坚持“分灶吃饭”,科学处置煤炭生产配套服务产业,形成具有煤业集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资源。煤业集团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国企干部“二十字”标准,在干事创业中发现优秀人才、正确使用干部。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推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推进“竞争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强化安全管理 牵牢发展“牛鼻子”
“煤业集团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深挖细除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线,不断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去年11月21日,煤业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着重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煤业集团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制定了“136”安全管理模式建设推进实施方案和评价考核办法,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组,聚焦安全文化、“三基”建设和六大体系目标,明确十二大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清单,全面推动落实,确保“136”安全管理模式落地见效。同时,煤业集团成立安委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召开专业例会,研究解决各专业存在的问题,组织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对各系统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全覆盖辨识、评估,不断完善风险数据库,分专业分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控。煤业集团领导坚持每周四带队,参与基层安全日活动,深入现场查大系统、大隐患、大风险,从源头上防范风险、消除隐患。
去年,煤业集团制定下发了《关于强化煤矿后四个月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和管理防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全面管控安全风险,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我们从做实基础建设、基层管理、基本素质‘三基’建设等方面入手,明确安全生产重点任务,督促指导各单位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煤业集团安全监察部相关负责人说道。自《关于强化煤矿后四个月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印发后,各单位迅速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检查工作,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四老沟矿开展了“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活动,建立“以学促考、动态抽考、逢检必考”的培训机制。同时,持续开展“抓纪律、抓作风、抓违章”专项整治,通过真抓严管,推动全员养成履职尽责抓安全的自觉行为。燕子山矿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职工积极参与层层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格局,并针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由安监部和技术部专人盯守,充分发挥现场安全管理作用,坚决守住现场安全管理前沿阵地。
此外,煤业集团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各矿专家持续开展矿际交叉互检,打造互学互鉴平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主动对标成庄、三元等先进的管理模式,确定塔山、燕子山等4座矿井为试点,在全集团推广标准化自主运行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今年1月1日,煤业集团2025年度安全工作会强调,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以“1236”安全工作要求为统领和深化,总结得失、巩固成果,为全年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奋力实现安全“零”目标。煤业集团上下铆劲加压,拧紧责任“螺丝”,上紧安全“发条”,将安全生产理念固化于脑、铭记于心,用责任筑牢安全堤坝,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注重技术创新 奏响发展“进行曲”
“工作面瓦斯浓度正常、设备正常、井下温度正常……”走进煤业集团同忻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监控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各生产区作业数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井下割煤机、运输机、装载机等设备相继联动运转,伴随着跳动的数据,滚滚“乌金”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地面。
“矿井智慧管控平台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也为我们追溯隐患原因、消除防控危源、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了数字模型提前演练的科学论据,大大杜绝了安全隐患。”该矿安监站相关负责人说。
从采煤机智能切割煤壁到放顶煤作业全自动化,从智能化自主调节井下通风系统到作业现场地质条件变化主动预警……如今的同忻矿,智能生产、信息共享已成为矿井管理人员精准管控安全、统筹协调生产、有序高效经营、精准技改创新的科学依据和最强保障。
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自2020年以来,煤业集团共14座矿井布局智能化矿山建设,已建成4座智能化矿山,其中塔山矿、同忻矿2座煤矿通过国家级验收,麻家梁煤业公司、色连矿、马道头煤业公司3座煤矿通过省级验收。依托5G、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煤业集团各生产矿井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制订华体会手机在线登入规划方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井下“网约车”、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投入到生产中,并围绕矿山智慧大脑综合基础平台、智能装备和机器人、5G技术应用等方向,加快推进技术突破,实现了采掘设备智能化、系统运行自动化、岗位巡守无人化、设备监视可视化、诊断预警自动化、信息传输集成化目标,将矿工从艰苦环境和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煤业集团将全力推进煤峪口等10座矿井智能化建设,并规划2025年建设白洞、圣厚源两座煤矿,到2027年预计共建成17座智能化矿井,煤业集团整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煤业集团深入开展“五小”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找准创新“金点子”,全力推动企业创新驱动高效发展。
近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成功验收了煤业集团承担的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多场耦合致灾机理及协同控制”,该项成果在同忻矿、塔山矿进行了成功应用,降低了支架阻力、减少了巷道变形、避免了工作面瓦斯、水、火等灾害发生,对煤业集团在特厚煤层坚硬顶板灾害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狠抓降本增效 筑牢发展“生命线”
降本增效是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体量庞大的现代能源企业,如何解决成本高居不下、杜绝资源浪费成为煤业集团首要关注的问题。
煤业集团紧跟总部改革步伐,聚焦招投标、物资采购制度执行等突出问题,推行“统一平台、阳光采购”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构建“统一核准、统一平台、统一监督、规范运行”的采购管理机制,实现100%公开采购、100%上平台采购,通过在线上进行寻源、比价、选择,科学合理把握采购的价格、数量、质量,使招标采购业务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高效。
“去年5月1日,招标采购项目核准正式在OA系统上运行,还包括合同报送、审核、备案、加盖公章等,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每个项目的核准时间控制在3-6天,如果情况紧急,1天内就可以完成核准。”煤业集团招标采购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赵文彪说。据统计,煤业集团2023年度材料、配件采购已成交总金额比计划总金额节支10.77亿元,降幅为29.27%。
这仅是煤业集团做好节支降耗工作的缩影。为切实下好降本增效这盘棋,煤业集团明确了“打破大锅饭、分灶吃饭、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遵循“依据产权关系、全级次管理”原则,以战略决策和重要资源集约化管控为手段,采用“集约+分散”的模式逐步放权、分类放权,建立了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工作机制,把经营权下放给基层单位,让各经营主体无论在内部产业协同还是在外部市场竞争中都树牢“算账意识”。在严控生产性投入的基础上,按照“谁花钱、谁编预算、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全力加大非生产性成本管控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延长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同时,积极整合内部资源,通过建立“业务对接、定价、结算”3个机制,抓实“业务、审计、财务、法律、纪委”5个监督等措施落实,多管齐下,逐步收回外委的服务类、工程类、物资类流失业务,合法合规保护内部市场,打通煤业内循环,提升造血能力。
此外,煤业集团强化地质勘探工作,超前查明预采掘区域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及时调整采掘衔接,在保证稳产、增产的基础上,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增加成本支出。并持续优化放煤工艺,重点针对煤层赋存不稳定、顶煤较薄的燕子山矿、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等,将工作面划分为若干区域,“一区一策”合理选择工艺,进一步提升顶煤回收率,降低原煤含矸率。同时,强化设计、生产、入洗、外运和销售等各环节配煤工作,做到全流程均化煤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完善工作机制 激活发展“新引擎”
“我们队组制订了内部的掘进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强。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队组管理,争取明年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在煤业集团2024年10月份掘进进尺达标奖的颁奖仪式上,塔山矿机掘三队队长李小民就如何提高掘进进尺与大家分享经验。
为全面提升掘进单进水平,保障煤炭生产主动流畅,煤业集团制订了一系列掘进进尺奖励办法,按照向一线掘进队组倾斜的原则,分为掘进进尺达标奖、单进水平进步奖和煤矿整体提升奖三类,其中按月发放的掘进进尺达标奖和单进水平进步奖,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每支掘进队伍只领取最高奖励。
煤业集团出台掘进进尺奖励办法后,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注入了新活力。煤业集团晋华宫矿机掘二队去年10月份掘进进尺完成418米,超额46%;煤业集团塔山矿机掘三队去年10月份掘进进尺完成313米,超额30%。“自从奖励办法出台后,大家的干劲明显更足了。根据煤业集团奖励办法,队组集体奖励291600元。这样的奖励不仅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励,更营造了掘进系统争优赶先上进尺的干事氛围。”塔山矿机掘三队队长李小民说。
此外,为深入学习先进矿井在生产组织管理、采掘设备应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及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煤矿管理水平,煤业集团班子成员带队赴色连矿、神东集团、伊泰集团部分矿井进行调研学习,调研内容涵盖矿井采掘工作面现场管理、“一通三防”管理、智能化设备推广应用及维护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管理、人员结构配置管理、煤炭洗选管理等,并积极归纳总结先进经验。下一步,煤业集团将围绕调研学习内容,并结合矿井生产实际,优化采掘队组人员结构,完善各系统特种作业人员,调整职工队伍,推动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双提升,着手优化洗选工艺流程,实现对低质煤的精准分选与有效利用,大幅增强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稳步推进塔山矿、虎龙沟煤业公司、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三座矿井综采工作面水力压裂顶煤弱化等项目,逐步提升矿井管理水平。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煤业集团始终以坚韧不拔之志、脚踏实地之姿,立足主责主业,深挖产能潜力、持续降本增效,全力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